響應非核 種綠電不落人後 台北市40校園以及12000戶公共住宅下月起將ㄧ率開始加入設置太陽能光電!! (02/26/2018 聯合晚報、中央通訊社)
響應非核 北市40校下月起種電
(記者張世杰/台北報導)各縣市政府積極推動太陽能發電,台北市挑選39處公有建物屋頂,設置太陽光電設備,預計今年7月全數到位,每年發電量可供約1700家戶一年用電量。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天表示,3月1日起,全市40座學校陸續種電,盡管台北緯度較高,太陽品質不如南部,但潔淨家園再生能源是必須推動路線。
北市府105年起,挑選全市北區南區共39處公有建物屋頂,設置太陽光電設備,北區24處去年11月完工,容量高達4267瓩,南區預計今年6月前完成,預計容量可達2400瓩以上。
北市產發局指出,當北區南區全數完成後,每年發電量可供約1700家戶一年用電量,一年可減少約30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,相當提供8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,北市府每年可收取約300萬元發電回饋金。
林欽榮到士林區天母國中視察太陽光電設備,林欽榮表示,潔淨家園再生能源是必須推動的路線,同時降低核電附載,提高PM2.5防治效果,北市府有信心做好。北市府從3月1日起,將有40座學校仿效天母國中,在屋頂、空地設置太陽光電設備,台北市1萬2000戶公共住宅,一律加入太陽光電設備,作為智慧微電網示範場域,形成一個智慧電網。
天母國中太陽能光電 可滿足6.1萬支iPhone一整年的充電量或該校全年用電量的47% !!
(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6日電)大同公司建置台北市北區公有房地太陽光電系統,天母國中是該案最大的中小學太陽能案場,建置容量達424.8瓩,換算可為約6萬1000支iPhone充電。
大同於民國105年10月標得「105年度台北市市有公用房地提供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使用案」,全案包含台北市北區共24個機關學校,去年11月全數完工掛表,今天在台北市天母國中舉行成果發表會。
大同指出,本案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450萬度電、二氧化碳減碳量將達2400公噸,是台北市繼福德復育公園後最大的太陽能案場。
大同表示,天母國中是本案最大的中小學案場,自去年6月23日完成掛表,至今已發電約32萬8000度,若持續運轉一年,約可貢獻天母國中全年平均用電量的47%。
根據天母國中校方簡報,此案在校內建置1440片太陽能板,每片容量295瓦,總容量達424.8瓩,換算可為約6萬1000支iPhone充電。
目前台灣太陽能發電系統中,大同在公有房舍建置量居冠,建置案遍布全台,包括6都、南投縣、新竹縣、彰化縣、雲林縣、屏東縣,離島則有澎湖、金門、東沙島、南沙太平島等。
截至2017年底,大同已完成超過70百萬瓦裝置容量併網發電,每年可發電7732萬度以上,一年約可減少4萬零904公噸碳排放量,相當於106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碳吸附量;大同目標2018年底完成113百萬瓦裝置容量併網發電。(編輯:鄭雪文)
完整內容請參見:
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it/201802260126-1.aspx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48/3000589
♡